YAMAHA 功學社音樂廳,在蘆洲,很多音樂家喜歡的錄音場地,許多發燒級的錄音會特別註明是在這裡錄製的,


 


 


       最近在實戰上錄了很多聲音,包含將近一星期的功學社音樂廳錄製弦樂,以及在高雄馬沙里斯爵士音樂酒館的錄音,多了很多心得,若是放在音樂 CD 的出版上,會遇到的許多問題,跟大家分享一下。


 


       首先,第一個問題是為什麼想作一張CD ?


        在我製作機器以及聆聽音樂上的經驗,很多好聽的聲音,是來自於 50~70 年代的錄音,存在於 CD 或是 LP 載體,這些美好的聲音大家會引起大家去追求,一部分是音樂家的風格,另一部份我認為是錄音的關係,當然最近還是有許多很好的錄音,像是 Channel 這家公司,錄的就非常好,而我一直想把我對音樂重播的觀念,好好的紀錄在一張 CD 上面,加上一直斷斷續續的研究一些錄音的相關器材,"作一張CD" 這個想法漸漸形成。


 


        我錄很多現場的聲音,很多人也對我表示過很多正面的回應,這其中包含音響性的建議,像是音場寬度,音像定位等等問題,音樂性的方面我自己抓,大體上就是該有的聲音都要錄下來,注意整體平衡感,可以很耐聽 ... 等等幾點,綜合以前的聆聽經驗,我大約是抓到我要的聲音特性,特別是音樂性這一點,會盡量的保留 (或是做出來 ),在某一個角度看來,我想複製那個年代的聲音特色,這也是一個挑戰。


 


 



    我大膽的改變環境,聲音當然也改變了,...... 做了哪些調整 ? 相片裡頭有,


 



    我參加的錄音計劃,裏面看起來很多麥克風,只有兩支是我的,麥克風用膠帶綁在支架上的那兩隻。


 


      再來是怎樣做 ?


 


       當初我真的有些搞不清楚狀況,想說把錄音搞好就行,認識愈多,愈是遇到問題,但也不可以說是問題,因為整個過程就是這樣,只是我開始接觸到而已,


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 1, 音樂家的部份 ----- 我接觸到的音樂家,一談到出片子,多是打退堂鼓居多,難度在哪裡,就像一個人叫他出來開攝影展一樣困難,起初,我用音樂欣賞者的眼光去看錄音這件事,聽的相當高興,但是音樂家總是以嚴苛的態度來看,就算是裡面有 99 % 的正確,錯誤只有 1%,或是只有一個音不準,也會非常在意的去擔心,怕同行聽到而看笑話,而不管我聽的高不高興。 在多次的錄音經驗後,我回頭看看我的 CD ( 或是 LP ) 收藏,到底有多少音樂是拼湊出來的 ? 這一點跟錄音年代有關係嗎 ? 我喜歡富有音樂性的 50 ~70 年代錄音 ( 非數位錄音的時期 ),是這樣做出來的嗎 ? 技術進步了,音樂感卻不見了,有可能是這一點影響嗎 ?  (當然這只是一部份而已 )


 


       我有用心在作一件事,那就是遊說音樂家站出來,有進步,但是要等明朗化再公佈,免得造成壓力,如果你是做好準備的音樂家,想出一張片子,也可以跟我談看看,也許可以合作一下,當然你必須接受我的聲音表現方式。時間一直進行,每一個人都會老去,你我都一樣,是不是要留下一些什麼的,可以好好想一下。結果不一定會成功,但是挑戰的過程一定會是對雙方都有進步,我用正面態度去對待。


 


      2, 音樂部份 ---- 要用哪一個標準做,做到哪裡,在功學社錄音的那幾天,是李哲藝主導整個音樂的進行,稍稍發現音不準,或是一點不整齊,會馬上喊停,全部從來,一首曲子是分為好幾段錄的,我不習慣這樣的方式,但是迫於現實只好這樣做,否則錄一首曲子(四分鐘)也許要花一整個下午,還不一定錄的起來,這一點讓我挫折感很大,因為那是跟我的大原則相反方向的,我喜歡的是一整首持續進行,音樂性才會好,也或許,我是用感情來面對正確的音樂演奏,是一個錯誤觀念。


 


       在馬沙里斯爵士酒館部份,遇到一樣問題,音樂家會為了哪一個音不準而放在心上,他才不管我聽的正高興的音樂,縱使大家都知道,再來一次把聲音弄準了,音樂性也許沒有前一次來的好,但音樂家就是會在意,不可能放過。 朋友介紹我看焦元浦寫的 "遊藝黑白 --- 世界鋼琴家訪談錄" ,裡頭有提到音樂家面對這個問題的態度,我喜歡的柯爾扥,喜歡的是留下音樂性,而接受彈錯音的事實,當然也有人不這麼想。


 


       你喜歡 柯爾扥( Alfred Cortot ) 嗎 ? 有機會可以聽音一下,留下的是單聲道錄音(mono),一點都不誇張,但是你聽的出來他是大師級的鋼琴家。


 



   北市交 -- 黃芷唯


   


       剛剛回應了一篇留言,我有提到流行音樂的部份,那是我不熟悉的區塊,以前只買過一些唱將型的歌手,像是萬芳/ 蔡琴 / 陳綺貞 .....  這幾位,所以這一篇,我說的是古典樂以及爵士樂的部份,來一張爵士樂照片 ----


 



    Olivier Baron , 演奏樂器是富魯格號,也稱為柔音號,音色柔軟不似小喇叭那樣的亮麗,以顏色來形容,如果小喇叭是金色的,那麼這隻是銀色的,有些像是中提琴相對於小提琴的聲音。


 


       錄爵士樂的部份,一樣是開始遇到問題,怎樣做 ? 現場的音樂性很好,那是先前練習時做不到的,我曾經放現場的錄音以及練習的錄音,讓大家聽聽看,大家的聽感都一樣,美則美已,總是少了一份激情 ( 我們需要那麼多激情嗎 ?  另一個問號 ) ,因為馬沙里斯爵士酒館的相助,我得以練習的心態錄下很多場的聲音,現場音量很大 ( 無法交談的音量 ),而且很多樂器是插電的,我用錄音結果去跟樂手溝通,慢慢的,開始不插電了 ( 除了電吉他 以及 BASS ) ,每錄一次,就回來跟我有的爵士樂片子做比較,再做調整,直至目前為止,維持兩聲道的錄音,是到一個平衡可以聽的地步了,有興趣可以到我店裡聽聽看,還有一個地方聽的到,Facebook 裡搜尋 "Olivier Baron" ,裏面有影片,建議可以先聽這一首 --- You & the Night & the Musi ,聲音的部份是我錄的,可以聽到還不錯的感覺。


 


 


    看了沒 ? 有沒有喜歡上曾增譯,彈鋼琴的那位,要按 "讚" 喔。


 


 


        3, 錄音部分 ---- 這部分我會繼續用心,不排除在維持音樂性的前提下,用第三支或是第四支麥克風 ( 已經開始了 ),或是極少量的後製。錄音場地以現場為主,是演出版還是錄音版,我會斟酌一下,或是跟音樂家做討論。


 


       4, mastering ---- 後製部分,這是很專門的一部份,包含整張CD的平衡,音量,器樂的比例 .....,我還不會做,可以接受交給專業人員製作。


 


       5, 壓製 / 印刷 / 出版 ---- 還沒到這裡,我大略知道將會遇到的問題,身邊有許多朋友是這個行業的,我比較不擔心這部份,


 


       音樂好好做就賣的出去嗎 ? 錯,但是我知道不好好做,一定沒人要買。這是最後的行銷會遇到的問題,我希望好好的把音樂作好,是不是有人想買那就要真的上市了才知道。我一直想一個問題,音響玩家會找好音樂來聽,而且總會覺得一個好錄音是難得的,很多聽古典樂的,還花下大把金錢去買 LP 來聽,對我來說 LP 跟 CD 都是音樂載體,CD 好好做,聲音不至於輸給 LP 太多,用家也不用去麻煩搞一套 LP,這樣應該會有人買吧 ??


      嗯,現在目標很明確了,就是做出音樂性不輸 LP 的等級,是不是做得到 ?


 


       2010 年最後一天,我在馬沙里斯爵士酒館錄下史茵茵唱歌,四個樂器 ( sax , piano , double bass , drums ) 加上一個人聲,


 



 



 


       我帶去兩支古董麥克風,一支是 Shure 55s , 另一支是 EV 635A,都是動圈麥克風,茵茵試過以後決定使用小支的 EV-635A,可以顯現出他高音的轉折,相當好聽。


 



 


    Olivia Baron 不只是會吹柔音號,連薩克斯都會吹。


 


 



 


       在馬沙里斯拍照相當考驗,我也是經歷好幾次才大略知道怎樣拍,比較不會掛零。


 



 


 



 


    吳馬丁,現在是台灣女婿,


 


        從聆聽者的角度來看軟體


 


  1, 如果我今天去聽音樂會,坐在二樓第五排,聽的是小提琴奏鳴曲,我會期望聽到什麼 ?  --- 清楚的琴音加上適當的空間迴響,結果會怎樣 ? 足夠的清晰度加上一些空殘響,但還是滿足的,如果將麥克風放在這個點去錄音,結果就是空間音太多,琴聲太少沒細節,一樣是現場的聲音,在現場聽跟錄下來聽,結果就是差很多,我想,在現場時,心理上會有一個主動濾波器濾掉一些不想聽的,或是說注意聽想聽的那一部份。   我現在想做到的就是這一點 --- 足夠的清晰度,加上適當的空間迴響,這才會跟心中所期望的音樂不置於差距太大。


 


    2, 音量問題 ,以爵士樂來說,double bass 是現場最小音量的樂器,但是錄音結果幾乎都是最大的一支,鼓組音量大到不行,但往往是鷺最小音量的 ( 當伴奏 ),鋼琴的音量也很大 ........... ,我的意思是現場的聲音平衡,跟在家裡聽到的聲音平衡根本不一樣,如果很簡單的將現場聲音錄回去,不是吵到不行,就是有一兩樣樂器會不見,我後來所做的調整,算是部分的拿現有錄音坐參考,調到一樣的比例,聽起來才不會怪怪的,


 


    3, 曲目的影響 , 大多數的人聽巴哈無伴奏小提琴,會需要很多空間音,聽起來感覺比較對,迴響不夠聽起來很奇怪,但是改為 paganini 的曲子時,快速的運功就不需要迴響太多,否則只會聽到混在一起的聲音,這也是聆聽心理或是習慣的影響吧。至於大編制的曲目,那又是另一番境界了。


 


    4, 音響迷需要的定位感  ,我覺得這一點跟很多我的想法牴觸,在音域平衡的要求下,要做到自然定位相當難,除非是幾個樂器的音量相當,就可以做出相當自然的音像位置,若是樂器音量差距太大,麥克風的拾取點就必須調開,這時的自然定位就會被打散了,這也是後來的錄音會採取個別錄音,然後按照樂器定位,以後製的方式放在該有的角度上,還可以調整遠近距離,讓音響玩家聽到他們需要的定位感,如果你喜歡聽現場演出的錄音,你會覺得一個自然感,那個自然感是我喜歡的,我的錄音會先將這一點擺在前面,因為那是我喜歡的聲音。


 


     5, 保留多少激情 ?  音樂會會靠一些演出效果來取得現場的氣氛,這些效果要不要保留 ? 留下來了,在家裡聽會不會太爽,若是連續聽個 5~10 次勒 ?  這個問題我想很久,真的是要抓到平衡很難,太激動的音樂聽不久,太少激情的音樂會不生動,做到平衡又耐聽才是對的。


 


    6, 演奏家的心情 ,音樂被記錄下來,就是想重播時會有近完美的演出,或是說帶到某一個情境上,購買軟體的人,可以重複聆聽而不厭倦,這一點對演奏家是一個很大的考驗,所以我最近的注意力倒不是放在演奏技巧上,而是演奏的人心理在想什麼,也許這是買軟體的人很注意的一點。


 


     從上面幾點看來,似乎談的是錄音跟現場根本不一樣 ? 沒錯,我就是這個意思,但是要你在事後重播時,聽到音樂卻是會回想現場的感覺,我想做到這一點,挑戰一下。


 


 


------ 先貼,免得不見,會繼續 ------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o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