謝謝大家踴躍的預約 SP-250 ,我將最新的狀況讓大家知道一下,
剛剛從工廠回來,聽了三個多小時的裝箱 SP-250 ,先給大家看一下照片,
最新版的 SP-250 ,鑄鋁框架,布懸邊,中心相位錐更改為圓弧設計,像是子彈頭那樣,邊框還有一圈裝飾的膠圈還沒拿到,裝上去後會更加好看,
裝箱的 SP-250 ,照片上的高度是 110 cm,
一旁是四單體帳板,可以讓你比較一下大略的高度與體積,
布質懸邊更換為日製品,彈性很好,成形度也很好,邊角清楚,缺點就是要 Run in 時,需要多花一些時間,比 SP-20 II 還要久一些。
喇叭距離約 2.5M,距離耳朵也差不多是 2.5M,以 5687 / 6CA4 推動,訊源是 CDP-10 + 黑盒子,軟體 20 來片,大部分是交響曲以及協奏曲,中間的大帳板是開發中單體測試用,
試聽結果有一部份是傷腦筋的,先說給各位知道一下,
1, 效率超高,一定要距離 3M 以上才會覺得舒服一些,否則聲音密度實在是很大,用以上的搭配,大約是 八點鐘方向就很大聲了 ( 七點鐘方向是歸零點 ),開到九點鐘方向的話,需要密閉的音響室比較洽當,否則一定會吵到鄰居,這台 5687/6CA4 的最大輸出破音點,大約是1~2 點鐘方向,這樣你就知道這單體的效率有多高了。我現場的解決方法是將喇叭調整到幾乎平行,沒有 Tone in ,這樣比較舒服,
( 也可能是這幾天我的身體狀況不好,有些偏頭痛,身體虛,受不了大密度的聲音 ? )
2, 高密度的聲音傳的很遠,工廠面積有 50 坪,我開 八點鐘音量,走到對角,大約距離喇叭 12~13 公尺,聲音依舊清楚,細節依舊清楚,
3, 細節像是耳機般的清楚,而且像是號角般的傳到你的耳朵,
4, 超低音不是很明顯,跟我在廣州音響展房間 (六坪 ) 的感覺不大一樣,是空間太大嗎 ? 還是單體剛做好沒有到熟成階段 ? 這部份再過一星期會再聽一次,一樣的軟體,一樣的音箱,
5, 我將 Buffer ( 黑盒子 ) 直接接喇叭,以我半夜聽音樂的習慣,這樣的音壓還是太大,而且沒有音控,一定會吵到家人 ..... 或是連隔壁人家也吵起來;你沒看錯,我是說 CD 直接接到喇叭,沒經過擴大機。讓我煩惱的是連 5687s 都會變成一台蠻大功率的機器 。下一趟會帶 LP 訊源以及 5687s 過來再試ㄧ次。
回家路上想到一件事,莫非老天爺給我開一個玩笑,讓我覺得高密度是一件麻煩事 ? 下週帶一些人去聽看看,再報。
----------- 3/17 再聽一次心得報告 ----------
這次是下午三點半開始試聽,到六點半一共是三個小時,下午不像上次半夜聽,會覺得 5687 面對四五十坪的大面積,還是顯得有些拮据,不過回頭想一下,不過是一瓦的機器,算不錯了。聲音一樣是傳的很遠,一樣是高效率大密度的聲音,差別在於這次懸邊軟了一些,低音變 Q 許多,但是,我還是嫌低音太少,諾大的一個音箱,不該出現那麼少的低音,
" 你不要用 12" 或是 15" 的標準好不好 ? " ---- doliamo 這樣跟我說,
我心想,是不是我的標準太高了 ? 前不久聽了四單體 SP-20W 裝箱的聲音,還留一些影子心裡,總不可以跟那個箱子比 ( W65 * H90 * D100 要三四個人才可以搬的起來 ),唉,高標準還是難達到,
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更改了日製的布懸邊 ,這個懸邊質感非常好,而且聲音的表現也非常好,樂器音色就是正確,但是,聲音就是不大平衡,一般來說聽起來會吵有兩個原因,一個是擴大機會吵,另一個是喇叭高低音域不大平衡,評估起來應該是後者,這一點是始料未及的,測試圖上看起來都一樣,聽起來就是不一樣,這部份還要修改一部份材料的參數才行,SP-250 現階段可能需要一段很長的 Run in 時間,才可以到熟成 (但是萬一三個月後還不熟勒 ? ) ,我會盡可能的保留優點,用心評估懸邊軟化所需的時間,以及軟化後聲音的改變 。
試聽結束前 30 分鐘, SP-200 給大家打了一針強心劑,目前整體表現是贏過 SP-250 的,單單裝在帳板上,低音段表現就是把 SP-250 裝箱打敗,疑 ~~,想不到喔,所以會將這一顆 SP-200 的參數回頭用到 SP-250 身上,我想應該會有一個大進步才是,生產的行程會因此而往後延,請大家給我一些時間,我盡量調整到一個好聲音出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