照片要好看,我來說說我的看法,順便讓剛入門的朋友參考一下。

 

  

 

   我拍照很久了,剛剛轉數位化時有斷了一下,現在重拾像機,拍拍我身邊的人,拍拍我作的食物,

拍拍我的真空管機,

關於攝影,我算是老一輩想法的人,要求對焦正確,要求曝光正確,這兩個基本一定要做到,像片本身就會說話了,

在底片時代時,感光度就是 ISO 100 / 400 為大宗,有 ISO1600 的,但是粒子非常粗,

只可以算是勉強有個影像,畫質根本談不上好,階調 (由亮變暗,由黑到白) 變得非常差,

所以我幾乎不用 ISO1600 的底片,

 

 

 _C033929

   Olympus E-300 拍的,這張可以看出來 CCD 顏色表現,以及當時不夠銳利的變焦鏡頭 14-54mm,

 

P1192345  

   一樣是蘋果,這是 E-PL1 ( CMOS 感光元件 ) 拍的,拍的時候也沒想到要來做比較,你可以比較看看。

 

 

 

   這個感覺延伸到現在,導致我對相機的選擇,會注意低 ISO 的畫質 / 顏色(濃度),光線不足時,

開閃燈或是架腳架,那些注重高ISO 的機種,只要是低ISO 畫質變差,我就停止看下去了,

還有,我很愛惜我的快門,連拍對我一樣沒意義,

連拍10 張要挑一張好的不一定會成功,好好的聚精會神拍一張,反而成功機率大。

 

   相機廠商有很多家,Olympus E 系列算是我非常喜歡的,顏色夠好,夠正確,尤其是 2005 年推出的 E-1,

使用柯達 CCD 為感光元件,顏色深而不暗,很亮時又不會沒了色彩深度,若是有興趣可以到 Flickr 看一下,

也許不用解說就看得出來,記得這感覺 ---"顏色深而不暗",

 

_C023822 

  E-300 拍的,紅色表現是數位機身的痛,CCD 感光元件通常會表現的好一些。(請看畫面中各種不一樣的紅色 )

 

   E-1 很好,但是太老了, Olympus 後來推出 macro 4/3 系統,簡稱 M4/3,機型從 E-P1 到現在的 E-PL6

出了好幾個機型,有興趣請自行找一下資料,這其中有標示 L 的,就是 Lite -- 比較便宜的機種,

所以是 E-p1-->E-PL1,E-P2 --> E-PL2 ........,而這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 E-PL1,源自於這機器的黑白表現,

是我看過的數位機身第三好的,第一名是 Leica MONO , 不知道是十幾萬還是幾十萬?

第二名是 Sigma DP-1 (and DP-2),但是操作介面難用到想罵人,

所以我就用 E-PL1 到現在了,至於後續的機種有沒有玩過 ?有沒有誤會 ? 我有玩過好幾台,結論就是 ----

喜歡畫質好的選 E-PL1,喜歡操作介面進步的 (防手振 / 高ISO / Fast 對焦 / 翻轉銀幕 .... )就是選後面的機器,

 

 

   Olympus 拿來拍人好不好 ? 

   非常好,可以把黃種人黃黃的皮膚拍出來,可以表現各種顏色(紫色是考驗,記住 !! ),

可以把臉上的雀斑拍出來,可以把表情拍出來,

而不是單純的拍出粉嫩膚色,然後每個人都像充氣娃娃一樣,好光滑的皮膚 ??

有興趣可以去看一下拍婚禮的照片,除了新郎新娘以外,看一下阿爸或是丈人的膚色吧,那粉嫩簡直就是.....,

 

P2090454  

E-PL1 , 自動白平衡,50mm/1.8,曝光 1/5 秒

 

 21-1  

E-PL1 + 25mm/1.4 Fujinon-TV (監視器用的鏡頭),簡單拉一下對比,就這樣

 

P2050354  

E-PL1+SMC 35mm/3.5 ,O家膚色就是這樣,不隨便給你粉嫩的。

 

 

   看到這裡,若是依然興趣還在,就繼續看,不喜歡的跳開沒事

 

 

   我用 E-PL1 來做解釋好了,畢竟這機器是我主推的,便宜好用,還有,我搭的是手動鏡 --- 光圈 / 焦距 都要自己調,

所以一開始,請把模式轉到 A ,這個 A 不是自動,而是光圈 (Aperture )優先+快門自動,意及光圈你先調好,

機器來決定曝光量,銀幕左下角有個數字,50 就是 1/50 秒曝光,這時還有一個影響的關鍵,就是曝光修正,

按下十字鍵的"上",會出現加減曝光補償,可以用左右鍵調整,範圍 +3.0 ~-3.0 EV,好,就這樣,

選一個適當光圈,曝光補償一下,畫面中黑色物體多的就是減少曝光 ( - ),畫面中白色物體多的,就是增加曝光(+),

簡單不難,選擇你喜歡的曝光量吧 。

 

P2070413_cr   

 

P2070414_cr

 

 

   一般的鏡頭可以先選 f/5.6, f/4 先拍看看,不一樣光圈有不一樣的成像,大多是鏡頭都是 f/5.6 , f/8 最銳利,

開大光圈時 f/2.8 , f/2 會柔一些,大光圈可以銳利影像又結實的,通常價格會偏高一些,像是 Leica 25mm/1.4,

就是最大光圈可以用的代表,如果是老鏡,大可選光圈 f/1.8 的,便宜又好用,差那 0.5格不是差很多,

而且幾乎大多數做到 f/1.4 的鏡頭,光圈要 f/4 以上才會銳利,這也是我建議找光圈 1.8 的就可以。

 

l52  

   大約是像這樣,白色要夠白,但不是死白,黑要夠黑,一樣有層次

 

 PA120853

      曝光若是正確,一隻黑色的鏡頭,一樣是有層次的

 

    曝光先做好,影像就會結實,要動到後製時,本錢也會多一些,

 

    另一個重點 --"對焦",E-PL1 有提供放大對焦,是一個非常好用的設計,按一下放大鍵,可以把框框裡的影像放大七倍,

這實在是太好用了,所以,一定要對清楚嘿,熟練可以生巧手 <---。如果拍的是靜物,可以把焦距對到物體靠近你這邊 1/3 處,

這樣可以獲得整個畫面的清晰,近拍時,光圈 f/5.6 算基本,可以 f/8  or f/11 都算可以,會晃動? 把三腳架或是閃光燈拿出來吧,

我的一些食物照片就是這樣拍的。 ISO 不要輕易拉高,所以在 100 的狀況下,曝光 1/2 是常有的事,

 

117  

    焦距差不多是對到中間+偏鏡頭這邊,可以讓畫面清楚一些

 

107

     兩個主題時,對焦在靠近你的那個

 

----- 畫質要飽和沒有捷徑,給他足夠的光量,顏色就會好看的 ----

 

 

 

補充幾個觀念 --- 

1, CANON , NIKON , PENTAX , Fuji , 都有 A 模式,使用方法都一樣

2, 不要把 測光/曝光 看得太嚴重,曝光其實不難,簡單說不是加就是減而已,數位相機可以即拍即看,解決很多問題

3, 許多雜誌有很多好看的黑白照片,尤其是國外的雜誌,可以當作很好的參考

 

4, 關於白平衡 (WB),要方便可以選自動白平衡,缺點就是同一個地點拍照時,會發現各張顏色會有一些差異,

要避面上述缺點,就按照光源選一下,戶外選日光(太陽),室內選燈泡(發熱燈泡),或是日光燈,三選一就好,

其他一堆可以選的,就當作是進階版,想學再去看,還有,現在為了省能源,LED 燈被廣泛使用,

但是因為光譜的連續性不佳,拍起來的顏色會很怪,後製調不回來,但這不是你的錯,LED 燈就是這樣。

 

5, 數位修正我不反對,但也不要太相信軟體的功能,畢竟各相機廠家有其影像的特色,如果軟體萬能,

那就只買一個廠牌就可以調出各家顏色嗎 ? 當然不可能,還是挑喜歡的 / 使用順手的 機身吧

 

6, 畫素多不一定重要,一樣是 1200 萬畫素,手機拍的 / 小 DC 拍的 / 類單眼拍的 / 全幅機拍的 

數位機背拍的 ...,一定是不一樣畫質,選太大台懶得拿出去 VS 太小台畫質不好,M4/3 就是這樣在我手上的。

 

 

 

先大略說這樣就好,請大家像機拿出來拍照吧,不要再用手機拍了

 

 

 

2014/02/09 @ 高雄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微單眼
    全站熱搜

    co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